|
道家最注重自身的修煉,而修煉的方法有靜功及動功兩大類。靜功則以靜坐為主,動功則以太極拳為最普遍。其主要目地在於,開啟道靈,產生道慧。能夠使人達到性命雙修之境界。功小者,足以祛病強身,延年益壽。功大者,則可六通神足,得證仙班。雖然修道者有千千萬萬,然而成道者卻聊聊幾希。究其原因;不外乎是缺乏前人所云之「財」、「侶」、「法」、「地」四大修道要素,以至無法達成更高境界,殊為可惜。以下為個人對這四大要素之淺見如下。
一、「財」
財為養命之源,沒錢萬萬不行,修道者若無財助,往往三餐不繼,半途而廢。因為生活之壓力,會讓他沒有時間去接受更長期修煉。過去有錢人,方有能力去尋求或供養名師。現在情況雖有改變,但是仍須花錢或時間去追隨明師,以求獲得指點,並提昇自己之境界。若非如此,則修道過程往往倍極辛苦上進速度也會被耽擱下來。所以古人把「財」列為第一位要素,是有其道理的。我曾看到有些同道,因為「財」之關係而停止練習,深為遺憾。
二、「侶」
侶為伴侶,包括師徒、同學、及親友等均是。有道侶共修,不僅可以一齊切磋研究,分享經驗心得外,還可共同照顧相互激勵,充分增加學習之信心與樂趣,也讓人有「吾道不孤也」之感覺。因此,練拳或推手,尤其需要有一位好對手之同道,方能更上一層樓。而一些明師當在閉關靜坐時,也需要有徒弟照顧或守關,以防不測。至於親人若能同修更是美事,尤其神仙眷侶,則可遇而不可求。
三、「法」
既是方法,也就是說要有好的老師,經典或秘訣。明師難找,真道難求,所謂明師(非名師)不僅要能開啟你的智慧,還要教導你正確之途徑。而不是誤己誤人,讓你空轉數十年。好老師必須能夠解惑,同時自己也修得到,要是做不出,至少也要講出正確道理及方向來。有些人修了沒多久,或是已學了一段長時間,就認為自己很行,輕易離開老師而不再回首請益。殊不知有些老師辛苦累積之經驗,為了要測試你的耐心及德行,並不會全部吐露出來,如果離開老師太早,根本就無法得到明師最後釋出的寶藏秘訣。
四、「地」
地就是地點,也就是要尋求好風水的地方去修道。好風水就是尋找環境幽靜、空氣清新、景色宜人、沒有污染兼具有靈氣的地方。古時候之修道場所,大都選擇在好地理或是藏風聚氣的地方及山洞裡。但是時至今日,具有靈氣之場所,早就被一些名寺古剎或宮觀廟宇所佔去。我輩同道只能退而求其次,尋找一個環境優美且生活機能方便之地方來修煉。所幸台灣是個四季如春有山有水的寶島。誠之所至,必能發現好地點來修煉。但若是生在菲洲,大概就沒有這樣幸運及機會去接觸道家之無上妙法了。
以上是本人曾經在1999年刊登於美國楊家秘傳太極拳協會(AYMTA)雜誌上的文章。但是經過我多年的觀察及認知,修道者能否具備上述四大條件,實在不簡單,同時也非我們所能控制,端看老天所賜或是命運好才有此福氣,然而即使修煉者擁有上述四大要件,仍然未能得證道果,原因何在 ? 我發覺是修道者還需具備另外四大要素,既是 「恆心」、「耐心」、「時間」、及「智慧」。如下所述:
五、「恆心」
沒有恆心,就是沒有毅力,隨時碰到挫折,就輕易放棄了他長期所累積的學習和努力,結果最後還是功虧一簣。修煉者應有不達目的決不停止之恆心,方能像屋簷之滴水在經年累月之努力沖蝕下,就能穿透石地板一樣。所謂「若要修行無上道,那怕風雨雪夜行」,繼續勇往直前才是恆心的表現。
六、「耐心」
耐心既是要能耐磨耐操,任何事情的成功,決不是一蹴可及。有些人學不會或太慢就放棄了,有的學生太聰明,一學就會,但沒有耐心,也就溜掉了。在我教拳的經驗裡,一看站樁就知道學員有否耐性 ?一打拳架,就能看出學生個性及毅力,楊家秘拳雖分三段,看起來似乎太長,殊不知這正是訓練耐力及記憶力最好的方法,而且打完其中任何兩段的時間,恰好就是每人每天所必需的最少運動量,對身體是有莫大用處。所以任何人只只要珍惜自己的努力,凡事一步一腳印,最後都會得到求之不易的成果,就像龜兔賽跑的故事,連烏龜都可跑贏偷懶睡覺的兔子,這就是耐心的證明。
七、「時間」
找時間給自己,是修道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關鍵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如果光說太忙而沒有時間練或是等退休後再學習,都已經太晚了。修煉者要把握當下,有多少時間就學多少,要像打仗一樣,不要全等一切補給到齊後才攻擊,那麼敵人早就跑光了。修道若不趁年輕就開始,到了年老,身上真元卦氣已盡,要煉己築基,往往事半功倍,更難達到性命雙修之最高境界。
八、「智慧」
智慧就是在人的一生中,對所有之人、地、物、事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選擇。智慧不是聰明,而是一種經過經驗所累積出來之領悟,雖然亦有天生頓悟者,則另當別論。有了智慧當然就會幫你選擇何樣的好明師及益友,好功法或好地點。甚至會讓你按照個人情況及財力來找出時間去學習或修煉。有了智慧自然就會產生誠實正直的道心並且兼具堅忍不拔的毅力,當然就會讓修道或練太極拳者提昇到更高境界。
|
執筆者:天 安 子 |
著作權所有 (c) 2008 安泰道館。保留所有權利。
oooooenti@gmail.com
|